博客

HPC

制造业算力升级,国产液冷大模型一体机让转型更顺畅

2025.08.29 26分钟阅读

从汽车模具的 3D 设计到生产线的实时数据监控,从工业大模型的工艺优化到全流程数字孪生,制造业的智能化每一步都离不开稳定、安全、高效的算力支撑。联泰集群的国产液冷大模型一体机,正是为破解工厂的算力痛点而来——扛得住高强度计算,又能让设计、生产、数据安全全在线,更懂制造业的实际需求。

01生态无缝衔接,换设备不用“改习惯”

工厂最怕换设备:旧的 CAD 图纸打不开了,用了十年的仿真软件跑不起来,生产线的监控系统要重新调试……这些麻烦,在这里能省掉。

核心就在于海光处理器的生态优势:基于 x86 架构深度优化,工厂现有的设计软件,生产管理系统,甚至科研用的工艺仿真工具,不用重构代码、不用调整操作流程,从进口设备切换过来就能直接用。设计师不用重新学新系统,车间工人的操作习惯也不用改,真正实现“换设备不换流程",迁移成本几乎为零。

这种生态兼容,对制造业太重要了——比如汽车厂的模具设计团队,正在进行的碰撞仿真任务,换设备时不用中断,文件直接调取、计算无缝衔接,设计周期不会因此拖慢。

02算力调度“灵活”,设计生产两不误

工厂的算力需求从来不是单一的:上午研发部要跑 3D 模型渲染,下午生产线需要实时采集数据做质量监控,晚上还要用工业大模型训练工艺优化算法。大模型一体机的自研调度平台就像个“智能管家",能根据任务优先级动态分配算力。

比如,白天把主力算力分给设计团队,到了夜间,自动把空闲资源调配给工业大模型训练,不耽误白天生产。这种灵活调度,让一台设备能顶多台用,算力利用率大大提升。

硬件上,海光处理器与多 GPU 协同架构提供工业级算力:复杂3D模型渲染、大型装配体设计,生产线每秒数千条数据的实时分析也能稳稳接住。液冷系统的精准控温让核心部件温差控制在 ±3℃内,连续 48 小时的模具仿真任务也不会因过热中断,设计研发效率实实在在提上去。

03数据锁得牢,核心技术不“外流”

制造业的核心数据——产品图纸、工艺参数、客户订单,都是企业的“命根子”。进口设备的后门风险、供应链波动,始终让人不踏实。联泰集群的全链路自主可控恰好解决了这个顾虑:海光处理器搭配麒麟、统信等国产操作系统,从硬件到软件没有外部监控隐患;就算设备维护,数据也不会外泄。

04算得好还省钱,工厂经费花在刀刃上

制造业过日子,讲究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。联泰集群的成本优势体现在整体生命周期:液冷系统比风冷省电 20%-30%,十台设备,大型集群部署三年,省下的电费差不多能再买一台设备;维护上,新型密封技术让漏液概率低于 0.03%,每年只需检查一次冷却液,不用像传统设备那样季度拆机清灰、换风扇,省人力又省时间。

更重要的是,海光生态带来的“零迁移成本”—— 不用为了换设备重新买软件、培训员工,这笔隐性支出省下来,对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划算。

05写在最后:算力升级,选对设备少走弯路

制造业的智能化,不是买台“快设备”就行,更要“用得顺、靠得住”。联泰集群国产液冷大模型一体机的价值,正在于它懂工厂的实际需求:生态兼容让换设备不折腾,智能调度让算力不浪费,自主可控让数据不担心,稳定运行让生产不停歇。

对正在智能化转型的制造企业来说,这样的算力底座,或许正是让转型更顺畅、更扎实的选择。

相关贴子

敬请登记。

登记
本网站受 reCAPTCHA 保护,适用 Google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。